我省今年拟命名80家“妈咪小屋”

我省今年拟命名80家“妈咪小屋”
山西晚报讯(记者 李婷)10月23日,山西晚报记者从省总工会获悉,为进一步发挥“妈咪小屋”(母婴室)作用,解决女职工特定生理期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省总工会、省卫生健康委决定,今年将继续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妈咪小屋”(母婴室)建设工作。同时,将在层层推荐、严格评定的基础上,拟命名80家“妈咪小屋”。  我省自2015年起全面开展“妈咪小屋”(母婴室)建设工作以来,有力促进了女职工“五期”保护工作的落实。  针对“妈咪小屋”的评定标准,主要根据小屋的建立场所不同,分为企事业(机关)类(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工业园区等)、商务楼宇类(办公大厦、写字楼等)、公共场所类(公园、商场、超市、医院、车站、机场等)等三类。  对于“妈咪小屋”设施配备方面,原则是从实际使用人数出发,达到基本配置(力争标准配置,鼓励舒适配置及增添温馨舒适的个性化设施设备)。凡申请等级评定的小屋,须在醒目位置悬挂统一标识的标牌,便于女职工识别。  对于硬件设施配置方面,申请单位既可提供单独的房间,也可在职工之家内设置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或在原有女职工休息室、哺乳室、更衣室等的基础上升级改造。  经审核认定达到等级标准的小屋,省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将授予统一标识的标牌,并根据评定等级分档次拨出专项建设经费予以支持。  为鼓励各市(产业)工会女职工组织积极发挥作用,省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将对在推进小屋建设、运行、管理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市(产业)工会女职工组织授予“山西省‘妈咪小屋’建设工作优秀组织奖”称号。

军事 | 赫尔松之战,俄乌各自想要些啥?-俄军-乌克兰-乌军_网易订阅

军事 | 赫尔松之战,俄乌各自想要些啥?|俄军|乌克兰|乌军_网易订阅
文|笑饮至少从10月20日开始,俄乌要在赫尔松大战一番的消息就纷纷而出。从当地情况来看,赫尔松地区的亲俄行政机构称,当时已经在疏散人员,将大约1.5万名民众撤往更靠近俄罗斯本土的第聂伯河左岸;又有消息称,俄乌双方都调集重兵前往赫尔松。俄军空降兵在赫尔松展开行动 图: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俄乌各自想在赫尔松得到些什么呢?亦有一些分析认为,俄罗斯与白俄罗斯正加强军事合作,是否会从乌克兰北部方向进攻乌腹地?01在笑饮看来,目前俄乌争夺的焦点仍在乌东。主要将是连接克里米亚与顿巴斯的赫尔松地区。俄方称,当地时间10月22日,俄军空降兵在克里沃罗格方向彻底摧毁了乌军第28独立机械化旅第1机械化营,并摧毁了北马其顿和斯洛文尼亚等现在属于北约的国家支援给乌克兰的T-72坦克。克里沃罗格位于赫尔松以北的尼古拉耶夫州俄方称,自“特别军事行动”以来,已摧毁乌军超过6000辆装甲车。无论这一统计数据是否有偏差,起码俄乌冲突将苏联时期生产的坦克装甲车辆消耗掉许多。譬如一些在苏联解体之后加入北约的国家,那些T-72坦克、米格-29飞机等等,提供给乌克兰,自家基本没有存货了。北马其顿和斯洛文尼亚的T-72坦克可能是最新的案例。值得一说的是——克里沃罗格位于尼古拉耶夫州南部,靠近赫尔松。乌克兰军队为何向这里聚集?是否准备发起收复赫尔松的攻势呢?从外媒一些报道来看,自10月中旬以来,乌克兰军队在尼古拉耶夫-赫尔松一线实施了多次营一级的进攻,但都被俄方武装击退。乌军装甲部队 图:资料亦有军事评论员认为,乌军是在发起试探性进攻,想要摸清俄军重兵方向。下一步,才是调动大部队发起大规模反攻之时。02不过,更为值得关注的是——目前俄罗斯方面在调动资源,准备固守赫尔松。同时,俄军调集一部分兵力前往赫尔松东北方向的扎波罗热,意在卡霍夫卡水电站。笑饮没能从民用的相关地图上搜索到卡霍夫卡水电站的具体位置。不过,根据一些资料显示,这一位于上第聂伯河的“神秘”的水电站建于苏联时期,是乌克兰较为重要的基础设施。更为重要的是——其下游是欧洲最大的核电站扎波罗热核电站。扎波罗热核电站 图:资料在俄展开“特别军事行动”之后,扎波罗热核电站和卡霍夫卡水电站都落入俄军之手。乌克兰会如何做?据俄方说,乌军想要通过攻击卡霍夫卡水电站,导致水坝垮塌,洪水冲入扎波罗热核电站的办法,来赢得胜利。当然,乌克兰想要通过西方援助的诸如“海马斯”火箭炮之类就炸坏大坝,笑饮认为可能性极低。毕竟,这是苏联时期一个相当坚固且不对外展示、连谷歌地图都搜不到的所在。但不得不说,这座大坝在苏联解体之后,是乌克兰的基础设施之一,乌克兰方面应该对大坝的情况较为了解。如果乌军攻上大坝,以安放炸药的方式炸坏大坝,还是有可能的。这样,真可以将扎波罗热核电站冲坏,导致核泄漏。简直相当于大规模的脏弹攻击。乌军是否会有这样的企图呢?很难说。毕竟,此前扎波罗热核电站曾经遭到炮击。在卡霍夫卡水电站暂时还没遭到破坏性打击的时候,乌军对第聂伯河上的永久、临时各种桥梁的袭击,就没断过。03另有消息称,俄军近万名军人和170辆坦克为主力,外加携带“匕首”高超音速武器的米格-31战斗机、图-160轰炸机等已经前往白俄罗斯部署,并已与白俄罗斯军队组成联军。位于乌克兰北面的白俄罗斯,更靠近基辅。在今年2月俄展开“特别军事行动”时,曾有部队从这里直插基辅方向,起到一定效果。俄军调兵前往白俄罗斯,是否意味着将再次以基辅为目标展开军事行动,且此次行动更重型化呢?白俄罗斯空军苏-30战机为俄军图-22m3轰炸机护航资料图 图:俄罗斯国防部网站笑饮认为,俄白联军佯攻的可能性更大。毕竟,白俄罗斯国力有限,军力更有限。白俄罗斯贸然卷入俄乌冲突,对其国家并不有利。必须注意到——俄罗斯方面大致已经将“特别军事行动”改成“保卫顿巴斯的特别军事行动”,也就是说,此前一直声称的要将乌克兰“去军事化”“去纳粹化”云云,很有可能已经不是普京当下的目标了。俄目前就想保住已经“公投入俄”的乌东四州,并与克里米亚连成片。如果乌克兰的防御和反击都不够犀利,未来俄军再向敖德萨方向挺近,彻底切断基辅当局与黑海的联系,这一点是有可能去做的。而再次大军攻入基辅的可能,目前看,微乎其微……版权说明新民周刊所有平台稿件, 未经正式授权一律不得转载、出版、改编,或进行与新民周刊版权相关的其他行为,违者必究!

泽连斯基:大规模袭击,36枚火箭……-俄军-乌克兰_网易订阅

泽连斯基:大规模袭击,36枚火箭……|俄军|乌克兰_网易订阅
据法新社22日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当天表示,俄罗斯在夜间对乌克兰进行了“大规模袭击”。泽连斯基在社交媒体上指责俄罗斯“继续恐吓我们的国家”。他说:“夜间,敌人发动了大规模袭击:36枚火箭,其中大部分被击落……这是对关键目标的卑鄙袭击。”此前有报道称,乌克兰的能源基础设施遭到袭击,22日乌克兰全国有超过100万户家庭断电。泽连斯基对此,俄罗斯方面暂时尚未回应。俄罗斯国防部22日发表消息称,自俄罗斯开展特别军事行动以来,俄军已摧毁乌克兰超6700辆特种军用车辆。延伸阅读:牛弹琴:苏洛维金公开承认前方形势不利 表态非常罕见赫尔松的特产是西瓜,又大又甜。一张乌克兰的宣传照上,一名乌克兰士兵,右手捧着一个大西瓜,左手竖着大拇指,身后是火箭弹正向俄军阵地倾泻。形势正在起变化,俄军开始了最艰难的保卫战。士气大涨的乌军,正发动猛烈进攻,钳形攻势的目标,则直指赫尔松。请注意,这里的赫尔松,指的是赫尔松州首府赫尔松市。今年俄乌冲突爆发后第七天,俄军就攻入赫尔松市,这也是俄军拿下的第一座乌克兰重要城市。在不久前的乌东四个地区入俄公投中,赫尔松州被宣布加入俄罗斯,成为俄罗斯的一个州。但战场瞬息万变,现在,这个州的首府有点悬了。地理位置俄罗斯正在全力应对,普京也不敢大意。10月19日,普京召开国家安全会议,宣布:乌东四地区——顿涅茨克、卢甘斯克、赫尔松和扎波罗热,从10月20日起进入战时状态。普京在下达命令时说:“我要提醒的是,顿涅茨克、卢甘斯克、赫尔松和扎波罗热在成为俄罗斯的组成部分之前实行过战时状态。现在我们需要在俄罗斯立法的框架内正式确定这一制度,因此,我签署了一项关于在俄罗斯联邦这四个主体中引入军事管制的命令,并将立即送交联邦委员会批准。”普京还指控:“坦率地说,新纳粹分子在使用恐怖手段:破坏重要设施;安排暗杀地方政府机关的代表……”同一天,普京还下令,在俄边境地区实行“中等应急响应”,提高中央联邦管区和南部联邦管区战备等级。普京很清楚,俄军正在前线陷入一场苦战。从作战形势图看,乌军士气高涨正步步紧逼,并发起大规模反攻。俄新任命的俄军乌克兰战场最高指挥官、陆军大将苏洛维金此前也承认,前线总体形势“紧张”,赫尔松地区局势令人不安,有关赫尔松市本身的进一步行动将取决于军事形势,但”我们不能排除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按照他的说法,乌军每天的伤亡人数在600至1000人之间,俄军的策略不同,“我们并不一味寻求高速推进。我们珍惜每一个士兵的同时,粉碎敌军进攻。”公开承认前方形势不利,这样的表态,还是非常罕见的。苏洛维金“非常艰难的决定”,又是什么?从目前的种种迹象看,那就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俄军已开始大规模从赫尔松市撤离,撤向第聂伯河左岸。赫尔松当地负责人弗拉基米尔-萨尔多在电视直播中说:“从今天(10月19日)起,该市的所有(俄罗斯)权力机构,民事和军事行政部门,所有部委,将转移到与赫尔松交界的第聂伯河左岸。”他坚持认为,“没人打算放弃赫尔松,“军队将战斗到死”,“但我们必须确保平民的安全”。赫尔松市民则收到短信,敦促他们在“乌克兰军队炮击”前赶紧撤离。按照赫尔松官员的披露,大约5-6万人将撤向第聂伯河左岸,如果以每天一万人的速度计算,撤离工作将持续6天。也就是说,俄军至少要顶住一个星期。考虑到赫尔松市是俄乌冲突后俄军占领的第一座重要城市,CNN的评价是,俄军将很快失去“这场战争中的最大战利品之一”。乌克兰方面则指责俄方正在恐吓赫尔松居民,裹挟他们进入俄罗斯。很多前线乌克兰士兵,则以吃西瓜的行为艺术,宣示拿下赫尔松的决心。资料图最后,怎么看?三点吧。第一,俄军开始最艰难的保卫战。基于最近拉胯的战场形势,普京临时换将,将威名赫赫的光头司令苏洛维金任命为前线总司令。但从赫尔松形势看,至少在短期内,光头将军也没能改变战场走势。以前俄军都是进攻,进攻赫尔松,进攻马里乌波尔;但现在,则开始保卫战了,保卫赫尔松。如果第聂伯河右岸彻底失守,那意味着已被俄列入领土的赫尔松州,约三分之一土地被乌军夺回。赫尔松市靠近克里米亚,附近不远处就是运河,这是克里米亚关键的水源头。这注定将是一场艰苦的保卫战。第二,这既是土地的拼杀,也是人口的争夺。这与以往常见的国与国冲突不同。比如,美军在伊拉克、在阿富汗打仗,撤离肯定迅速撤,基本不用关心当地人,最后最多是不得已,撤走一些关系密切的“好朋友”。但俄乌冲突,双方既为土地拼杀,感觉更是人口的争夺。所以,形势哪怕不妙,仍鼓励平民朝自己方向撤离。在那片广袤的土地,人口就是最宝贵的资源。但这更像是一场悖论,两国都是土地大国,有的是资源矿产和土地,就为了那么一丁点地方,还争什么啊?当然,用俄罗斯的说法,这是西方造的孽,是北约的步步紧逼,让俄罗斯忍不可忍。而且,美国还要和俄罗斯战斗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资料图第三,更血腥的可能还在后面。这是最让人倒吸一口凉气的前景。俄罗斯只是抓紧从赫尔松市撤离平民,但按照赫尔松10多万人口计算,估计还有约一半人会留在这座城市。俄军也没有完全放弃赫尔松市。事实上,这是俄军拿下的第一座重要城市,俄军不激烈抵抗就主动放弃,在政治上都交代不过去。这也不是“末日将军”苏洛维金的风格。那接下来可能是一场激烈的战斗。城市战的血腥,我们从之前的马里乌波尔之战就可以看出。可怜,这座战前乌克兰最大的钢铁城市,最后被打成一片废墟。战场正进入僵持阶段,那意味着,这是一台巨大的绞肉机。最怕的就是这种势均力敌、各不相让,谈判都很难取得突破,但可怜,还有无数人将命丧其中。更别提,如果俄罗斯真被逼到墙角——将一个核大国逼到退无可退,那将是什么可怕后果?和平路茫茫,满目尽血光。若干年后回看,我相信很多人都会问:这一切到底都为了什么?成千上万人死去,值得吗?